2019年,Google 推出了 .dev 域名,又燃起了我写博客的欲望,虽然几年前我就想自己开发个博客后端,但是没坚持下来,这次拖拉了许久,终于还是做了出来。

现在市面上那么多博客平台/软件,为什么要自己开发?自己开发能将最新的技术应用起来,接触工作中没有接触过的内容,个人觉得是有好处的。而且嘛,自己开发的博客,自己大概不会好几个月一篇都不写吧。(我也不知道,逃)

由于 .dev 域名无法备案,于是开通了 .plus 域名 bun.plus 作为博客的域名。

技术栈

2025-03-09 更新

之前工作比较忙(自己也比较懒),导致博客又很久没更新了。去年(2024年)我自己出来创业,不是那么顺利,所以最近我抽出一些时间回到编码上,又有时间来折腾一下博客。这次使用 ASP.NET Core 的 Blazor 进行了彻底重写,新项目已开源在 Bammemo

2021-01-18 更新

  • BunBlog.UI 采用 Vue.js 开发,由于需要 SEO,还使用了 Nuxt.js 以便进行服务器端渲染
  • BunBlog.API 采用 ASP.NET Core 开发,和服务器、数据库交互的逻辑都在 API 中

UI 以及 API 在 Github 上开源,但目前都是适用于我自己的定制内容,样式功能上也没有特别完善(目前也就勉强能用的样子),欢迎大家一起学习。

历程

  • 2022-03-03 由于 k8s 集群到期,而且博客长时间未更新,索性用 Blazor 重写为了 Bammemo 项目,并部署在腾讯云轻量应用服务器的 k3s 上
  • 2022-03-26 在腾讯云上自建了 Kubernetes 集群,将博客迁入
  • 2020-08-07 Azure 实在太贵了啊,用不起了😭……迁入腾讯云:标准型S5(1核 2GB)
  • 2020-02-23 由于 Azure 香港访问也不稳定,更换多个 IP 无果,遂迁入 Azure 中国(由世纪互联运营):标准 B1ms (1 vcpu,2 GiB 内存),UI、API 及 PostgreSQL 都部署在这里
  • 2019-11-10 由于 Vultr 访问实在不稳定,迁入 Azure(香港),试用
  • 2019-08(具体日期不详).dev 域名引燃写博客的欲望后,迅速搭建了 BunBlog.UIBunBlog.API ,并使用两台 Vultr 的虚拟机部署,均位于日本(dev 域名,大陆无法备案):一台 512M 内存部署了 UI、API 以及 nginx;另一台 1G 内存,部署了 PostgreSQL
  • 2007年 最早博客是用 WordPress 搭建,域名为 nzc.me,当时还是高中,主要以记录生活为主,先后部署在国内和香港的主机上,后来上大学后博客一直没有更新,就直接关掉了,内容也没有保留

关于站长 — 呼呼小笼包

可移步 https://nzc.me 了解。

另有微信公众号 bundev,欢迎大家关注,一起学习交流,并获取第一手文章内容。

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. Reload 🗙